hh8001 发表于 2023-2-19 18:07:53

华为造车争议四起,余承东该做决断了


            
            出品 | 探客出行(又名探客深科技)
            作者 | 廖鸿杰
            编辑 | 蛋总
            美编 | 倩倩
            克日,AITO问界的宣传海报已将右上角AITO的品牌logo换成了HUAWEI的品牌logo,联合网传华为研发职员大量撤离赛力斯,致使2月14日赛力斯股价一度跳水5%。
            对此,在2月14日,赛力斯连夜公告称:公司与华为的互助没有发生变革,将来两边将进一步深入互助。2月15日,“华为与赛力斯均否认互助破碎”的话题一度冲上热搜榜。
            
图 / 赛力斯公告            
            自2月初以来,关于华为汽车业务的管理层变更和门路之争等相干听说不停都备受热议。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汽车BU CEO余承东也曾对媒体回应道:“是正常的人事调解变更,方向上没有变革。”并将网传“此次管理层的人事变更”和“汽车业务希望不顺”的各种质疑,定性为“网上瞎炒作”。
            这些信息传得沸沸扬扬,一方面反映了市场对华为汽车业务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华为的互助造车好像进入到了一个越积极越难见成效的“恶性循环”。极狐和阿维塔的不及预期,AITO问界看似还不错,但赛力斯的亏损却在连续扩大,互助三年来累计亏损近170亿。
            再联合当前各方的日益告急市场情况,留给华为继承“试错”的时间好像并不多了。
            华为在造车的业务线上,也确实到了该做终极“决议”的时间。
            1、停职风波
            2月初,网传“华为车BU COO王军已被停职,余承东将全面接受华为汽车业务”。同时,一张“余承东同徐直军观察阿维塔新车”的照片被全网疯传。
            
图 / 网络            
            鉴于王军地点的“智能汽车办理方案BU COO”和“智能驾驶办理方案产物线总裁”特别岗位,以及同一时间下余承东观察由徐直军所“主导”的阿维塔汽车项目,这两件事多少会让外界产生遐想:华为造车将面对一个新的“方向性选择”。
            王军停职一事为何备受关注?除了华为在2023年将迎来“不造车”的三年之约外,王军此人更是华为汽车的“魂魄人物”。假如说位高权重的徐直军和余承东是华为汽车业务的最高决议者,那倘佯于徐直军和余承东之间的王军更像是华为汽车业务的一线实行者。
            2019年5月,华为建立智能车BU,从属于ICT部分管理,最高负责人为徐直军,王军为智能车BU总裁,主攻方向包罗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电动和智能车云。
            2020年,华为车BU被分别至消耗者BG(后升级为终端BG),最高负责人为余承东,王军仍担当智能车BU总裁,华为汽车业务也已经进入到了互助“造车”的新阶段。
            2021年,华为汽车业务被分别成两大板块,由终端BG(原消耗者BG)负责智选业务,最高负责人余承东;另由智能车BU负责HI业务,余承东任CEO,王军任COO。此时与华为深度互助的极狐阿尔法S和赛力斯SF5两款车型也已经浮出水面。
            可见,对于华为汽车业务而言管理层到场度最高的无疑是余承东,其次是王军。
            就在“王军停职”和“余承东观察阿维塔”被热议之时,华为和重庆市当局签订了一份互助协议。协议主要提及的就是,重庆市当局和华为携手打造智能网联电动汽车财产链和生态。
            而重庆的汽车财产代表,除了有赛力斯之外,另有长安。而二者同样都是将新能源汽车的将来寄盼望于同华为的互助之上。
            别的,王军是被停职而非去职,一字之差却意义非凡,这也是引发市场对华为车业务转向推测的重要根源,何况这种推测并不是没有依据的“胡乱炒作”。
            至于余承东为何会公开称“方向上没有变革”,大概率是为了“照顾”正处于互助之际的赛力斯。究竟赛力斯是第一个敢于将“魂魄”交给华为的车企,算是“华为造车”初期当之无愧的“功臣”。(详见《华为掏空赛力斯》)
            也就是说,从当前来看,在华为汽车业务的智选车方案,只有问界一家,独此一家。而在事变终极简直定性效果出来之前,“卸磨杀驴”对两边都没有利益。
            2、造车之路
            为什么要夸大赛力斯的“独有”?那阿维塔和极狐又算什么?曾经余承东为比亚迪汉“站台”又是为了什么?
            不否认,这些都是和华为汽车业务有着差别水平的互助车企。只不外,从本日来看互助业务做得最“乐成”的好像只有赛力斯了。
            迩来,外界将华为汽车业务管理层的变更解读为业务模式的调解。在「探客出行」看来,与其说是存在着业务模式的方向之争,不如说是华为汽车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差别汗青阶段罢了。
            所谓的方向或模式有说是两种,即HI业务和智选业务。也有说是三种,即被人所忘记的零部件供应。
            以华为汽车业务希望来看,可概括为:零部件供应、全栈式HI业务和智选车业务三种。
            起首,在零部件供应上:早在华为建立智能车BU之前,就有过的相干业务,只是轻易被忽略。
            依附手握数字通讯和软硬件联合的两张王牌,华为招揽来了浩繁大型工业类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业务。在汽车制造范畴,依赖智能网联和车载通讯的上风,华为已为诸多车企及产物提供软硬件的供应。
            早在2016年,方兴未艾的华为余承东就曾为比亚迪和疾驰的合资品牌腾势做过背书。
            至于进入到新能源和智能化的本日,华为先后为疾驰、奥迪、沃尔沃和比亚迪等主流车企提供过智能网联业务服务。所涉及的详细项目有通讯模组、超声波/毫米波/激光雷达、摄像头/传感器,以及相干的网联车机芯片等。
            其次,在全栈式HI业务上:华为与互助车企共同开辟智能汽车,车企只需负责做好整车的生产制造,华为则专注于新能源动力总成、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增量范畴。
            停止2023年初,华为的全栈式HI业务已先后同北汽极狐、赛力斯问界、长安阿维塔等车企有过深入的互助,相干车型也因此引来市场的高度关注。然而,互助项目标推进节奏和进度都不是很抱负。
            末了,在智选车业务上:由于全栈式HI业务推进速率较慢,惨遭“短命”的赛力斯SF5和被放鸽子的极狐阿尔法S,都成了压在华为汽车业务前的两座大山。这也就有了在全栈式HI业务上,联合消耗者业务资源而推出了雷同华为智选手机的智选车业务。
            华为智选车业务是在原有的“零部件供应”及“全栈式HI业务”底子上进一步深入到互助企业内部,深度到场互助造车的产物计划、质量管控、品牌营销、终端零售等全过程。
            凡是华为能做的,都由华为团队来主导,互助车企近乎沦为“华为造车”的实行者或代工方。
            其“代表作”就是华为团结赛力斯打造的高端新能源“AITO问界”品牌。据公开资料表现,潜伏的智选车还将会有奇瑞、江淮、埃安等品牌。
            
            
            华为因不满意于初期的零部件供应,才有了厥后的全栈式HI业务,然而全栈式HI业务的进度跟不上预期,反倒是在智选车业务上,探索出了“造车”的新方向和成绩感
            但鉴于华为早期喊出“不造车”和对于全栈式HI业务的执着,2022年8月华为又团结宁德期间和长安推出阿维塔品牌。从本日的结果体现来看,不否认阿维塔虽显着好于极狐,但和AITO问界照旧存在显着的差距。
            在「探客出行」看来,从零部件供应到全栈式HI业务,再到智选车业务,这是华为汽车业务的探索之路,而并非“三选一”大概“二选一”的业务方向。
            固然,应对差别的市场需求,三种业务并行也不是不可,但如许带来的效果是浪费资源。将有用的资源放在符合的位置,让其产生最大的代价,这是任何一家企业都该做的考量。
            3、远水解不了近渴
            固然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才刚开始,智能汽车和主动驾驶的潜力更是值得去发掘,华为也有本领在汽车行业中做得更好,但是,市场留给华为的时间好像并不充裕。
            正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优美的将来值得等待,但暴虐的实际更必要去面临。
            由于众所周知的缘故原由,2023年的华为所面对的压力将一天比一天大。不奢望短期内能继承昔日的光辉,怎样“活下去”以及怎样将外部压力化解至最小才是当务之急,这也是华为汽车业务的汗青任务。
            「探客出行」从“心声社区”得知,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2022年12月30日的新年致辞中表现:“预计华为2022年整年实现贩卖收入6369亿元,相比2021年多出1亿元,谋划效果符合预期。”
            同时,他还提到:“2022年是华为渐渐转危为安的一年。”
            对此,「探客出行」整理华为近十年的贩卖收入发现,从2013年到2019年的这七年里,华为贩卖收入均匀增速还能维持在15%—20%高速增长,然而到了2020年贩卖压力显着大增,直到2021年出现28.56%的同比大跌。
            
            
            在已往的2022年里,随着华为Mate50的“复出”,尤其是汽车业务上找到了方向,新品牌AITO问界9个月时间大卖7.5万台,这才有了徐直军的“转危为安的一年”。
            然而,就在华为刚公布“转危为安”时,或将再面对新一轮的“外部压力”。可否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关键在于华为汽车业务可否敏捷出结果扛起大旗,而并非成为“外部压力”之上的“内部包袱”。
            「探客出行」在对比国内主流新能源车企和华为车BU的研发投入发现,2021年研发投入最大的是比亚迪,其次是华为车BU。而研发人数最多的也是比亚迪,华为车BU人数和小鹏相称。
            在人均研发投入上,华为以约130万元的人均研发投入遥遥领先于国内新能源车企。
            
            
            「探客出行」还留意到,在2022年11月的第12届汽车论坛上,华为车BU贩卖服务总裁迟林春曾表现:“近来三年,在汽车零部件研发上,华为累计投入了30亿美元(约220亿人民币)。”
            值得留意的是,华为车BU重要是专注于汽车智能化零部件、焦点电机电控以及智能座舱和主动驾驶等关键性范畴,而非像其他车企那样的整车生产及制造。
            正由于云云,当企业面对庞大不可控的风险时,另有气概气派将手头有限的资源砸向尚未可知的汽车范畴,也足见华为在汽车市场“背城借一,背水一战”的刻意。
            简朴来说就是,在华为这艘巨轮去处不定的时间,车BU对峙了这么多年,投入了这么多钱,造就了这么多人,不就是为了能在汽车业务上看到结果吗?
            4、结语
            在“造车”的门路上3年投入200亿,对于华为来讲大概不是什么大题目,但紧急的时间成了华为全部题目的关键。
            双拳难敌四手,恶虎也怕群狼。面临一而再,再而三的“围剿”,华为怎么扛住压力?
            在种种的转向“信号”前,华为是否对峙“不造车”已经不紧张了,紧张的是怎样将造车业务做一个优先级的排序,将弥足贵重的时间和有限的资源,投入到能产生最大化效益的地方。
            在「探客出行」看来,当前关于华为造车门路的探索和争议完全没有须要,在缓解了当前的压力后,再论也不迟。究竟新能源赛道的比拼才刚开始,汽车的智能化才起步,主动驾驶更是迢遥。对华为而言,新能源智能汽车市场的远景尚足,但时间不敷。
            *文中题图来自:华为智能汽车办理方案官微。

婷格格2017 发表于 2023-2-19 18:10:58

好好做基站吧

123471671 发表于 2023-2-19 18:13:23

华为如今无处不在听说连网约车都不放过

方站说简 发表于 2023-2-19 18:16:01

华为瞎搅是他倒下禍因

初心188 发表于 2023-2-19 18:18:58

不是说三年不造车吗,时间也快到了吧

风野子野x 发表于 2023-2-19 18:21:34

好好做手机欠好吗,非要如许瞎搞,是不是钱多的没地方花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华为造车争议四起,余承东该做决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