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30237 发表于 2023-4-8 12:16:48

跟着习主席看天下丨长江对话伏尔加,这些不得不说的故事...... ...

原标题:跟着习主席看天下丨长江对话伏尔加,这些不得不说的故事......
                           本地时间3月20日下战书,习近平主席抵达莫斯科,开始对俄罗斯举行国事访问。这是2013年3月他担当国家主席以来第9次访问俄罗斯。
中俄两国是山川相连的友爱邻邦,中俄关系发展有着清楚的汗青逻辑和强盛的内生动力。现在,全方位、多条理的互助格局正在为两国大众带来实着实在的利益,也为两边各自觉展振兴提供了源源不停的动力。
中国的母亲河长江与俄罗斯的母亲河伏尔加河,有很多相通之处——宽阔的胸怀、坚固的气质,都承载了本民族的光荣与悲壮、希冀与求索。现在,两条母亲河壮阔的波涛已“融会”在一起,“灌溉”着政治、经贸、文化的版图。
作为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湖北与俄罗斯,有很多不得不说的故事……
去俄国种茶的湖北人
1893年,是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叫巴诺夫的俄国贩子来到中国,想找个人去俄国帮他们种茶叶。
其时,茶叶已经是中俄之间的大宗商品,但俄国种茶叶是从清朝中期才开始,没多少履历,加上俄国常年天气严寒,茶树难以存活。


武汉市江汉区的巴公房子曾是巴诺夫的住所
巴诺夫终极找到了汉口茶商刘峻周,这个人差别凡响。
从19世纪中期开始,汉口成了天下茶叶齐汇的大港口,江面停泊的茶船多时达两万五千只,茶商成百上千。这此中最著名的茶商就是刘峻周的汉家刘氏茶坊。汉口港的茶叶年生意业务量占天下的65%,此中刘家就占到了10%。


刘峻周
刘峻周担当了巴诺夫的约请,带着9名技工、茶籽和几万株茶树,跟着巴诺夫到俄罗斯黑海沿岸的高加索地域种茶,而且乐成了!
1897年,刘峻周返国,儿子刘泽荣5岁。刘峻周又带上妻儿和12名技工再次出发,继承他在俄国的种茶奇迹。刘峻周的古迹被广泛流传,以至于如今许多俄罗斯人还把茶叶称为“刘茶”。
中俄之间的茶叶商业汗青久长。早在19世纪中期,就有俄国人到武汉来做茶叶买卖。上世纪20年代的俄文课本里有一幅“中俄茶路桥梁舆图”,画的就是17世纪形成的“中俄万里茶道”。


中俄茶路桥梁舆图
在这幅图上,万里茶道被画成了一座长长的桥。桥的出发点是武汉市汉口,止境处指向了俄罗斯的莫斯科方向。借由这座“桥”,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早期,汉口的俄国茶叶商业公司一度多达几十家。
然而受战役影响,20世纪上半叶,中俄万里茶道渐渐冷落,汉家刘氏茶坊走向寂静。直到2006年,汉家刘氏茶坊第27代传人刘家国,刻意重振汉家刘氏茶坊,于是辞去了公职下海做生意。据刘家国的儿子刘泰杲回想:“父亲母亲开了一个不到40平米的小店肆,变卖了许多东西,拿出了两百万资金,真的是孤注一掷!”
2015年,汉家刘氏茶再次挺进俄罗斯。公司先后在俄罗斯开设专卖店4家,加盟配送店50多家。
而借着“一带一起”倡议,赤壁的羊楼洞砖茶、金字招牌“黄鹤楼茶”等浩繁湖北名茶也走进了俄罗斯人民的家中。


2014年,湖北茶商复制百年前的砖茶送给俄罗斯总统普京
抗战时期 武汉上空的苏联“雄鹰”
说到援华空军,你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美国飞虎队?陈纳德?
实在,早在飞虎队之前,有如许一支队伍,已经在中国的万里长空与不可一世的日本空军睁开了无比猛烈的空中厮杀,他们就是苏联空军志愿队。


苏联空军志愿队
1938年,在“2·18”“4·29”“5·31”三次武汉空战中,苏联空军志愿队和中国空军一道,先后击夕阳机40余架,捐躯了100多人,彻底粉碎了日本侵犯者贪图“把握制空权”的图谋。
为了怀念这段不能忘却的汗青,1956年,经湖北省当局答应,15名苏联空军义士墓从汉口陈怀民路万国公墓迁徙到解放公园内。苏军志愿队义士墓的团体计划重任落在了闻名修建学家、武汉修建计划院总工程师黄康宇身上,华中科技大学修建系首创人之一张良皋负责详细施工计划。


张良皋老人(左)、黄康宇老人(右)
满怀着崇拜、感激之情,黄康宇和张良皋投入到义士墓的计划、施工中去。黄康宇最初盼望将怀念坛计划成苏联风格的圆顶式修建,坛里展示笔墨和图片,显现义士的音容笑貌。但墓碑和墓台建成后,由于经费着实告急,怀念坛的计划和施工不得不绝下来,最初图纸的穹顶计划不停未能完成。


义士墓计划方案回想图


苏联空军义士墓,现位于武汉解放公园内
如今再去看苏联空军志愿队义士墓,方锥体的怀念碑,碑头指向天空,表明他们是天空中的义士,碑前有一个大花坛,内用红继木栽植了一颗硕大的五角星图案,四周围绕的是60余株龙柏、雪松等常绿树种,犹如列兵一样保卫着英烈。
厥后,在记者谌达军等人的奔走采访中,又有四位义士后人被找到,还梳理出了两百多位义士的具体档案信息,别的,还发现了在武汉捐躯的14位苏联空军志愿队成员。2015年,这14位新确认的苏军义士姓名被增刻到解放公园的义士墓碑上供后人凭吊。
几十年已往了,武汉上空的硝烟早已散去,墓碑无言指苍穹。公理之剑、鹰击长空的故事将被永久铭刻!
这个俄罗斯人的墓碑上,刻着武汉长江大桥
苏联曾救济新中国156个工业项目,此中7个重点项目在武汉,包罗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桥”的武汉长江大桥。
新中国建立第二年,构筑长江大桥的筹划就提上了日程。几千年来没有桥的长江,迎来了“天堑变通途”的向往。


武汉长江大桥 图源:摄图网
在大桥的计划施工阶段阶段,苏联专家组28名成员提供了大量引导,组长西林更是在大桥建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苏联派出的资助构筑武汉长江大桥的专家西林(右一)
1948年就来到中国的西林,此前已经在北方抢修和架设了一座又一座桥梁。然而,要想实现“天堑变通途”,在其时的经济和技能条件下,绝非易事,尤其是在最为关键的桥基建立上碰到了困难。其时,天下通行做法是气压沉箱法,传承已有百年,但长江水势湍急、施工水深到达气压上限,既延长时间又危及工人生命,老方法遇到了新题目。
为此,西林大胆提出用“管柱钻孔法”取代“气压沉箱法”,将桥梁建立从水下施工变为水上施工,这一天下先辈施工方法使长江大桥收缩至两年零一个月,提前两年竣工,于1957年乐成通车。
在那段费力的光阴里,西林为大桥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在长年累月的户外工作中,恶劣的情况使他患上了严峻的关节炎,住院期间又碰巧是大桥施工的告急阶段,于是,他毅然搬回了工地。
在整个大桥建立过程中,像西林如许的苏联专家们的敬业精力让中国的建立者们深感敬佩。让曾任中铁大桥局副总工程师的刘长元老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苏联专家西瓦乔夫,7号墩打桩的时间,有一些桩经不起锤击轻易开裂,为了现场攻关,负责这个桥墩的西瓦乔夫天天乘着小船早出晚归。
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后,西林和其他苏联专家曾多次来过中国。1993年5月,西林率代表团来中国观察斜拉桥的建立,并在武汉度过了他80岁的生日。谁人时间,武汉长江二桥正在建立中,西林还专程去工地看了看。
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墩的怀念碑上,用铜字铸着西林等前苏联专家的功绩;而远在千里之外的莫斯科卡涅特尼科夫墓园里,一座玄色花岗石墓碑的反面镌刻着西林一生最引以为傲的作品——武汉长江大桥的图案。


西林墓碑反面刻印的武汉长江大桥图案
红钢城的不老“喀秋莎”
武汉市青山区,曾住着一位俄罗斯老太太,她曾是武汉市唯一的俄罗斯裔中国公民。
她的俄文名字叫伊利娜·亚克利夫娜·契尔特柯娃,中国名字叫李淑范。


2017年,李淑范(左五)和社区舞蹈队搭档们在一起
1926年李淑范出生在圣彼得堡。在一次校园舞会上,23岁的她熟悉了中国留门生邱永言,两人坠入爱河,1950年李淑范当仁不让跟随邱永言来到了中国。
1953年,李淑范与中南地域全部俄文翻译一起来到武汉,为其时筹建武钢的苏联专家做专职翻译,今后开始了她与第二故乡江城的不解情缘。


2017年,李淑范担当湖北之声采访
2017年,湖北之声记者采访李淑范老人。据她回想:“我还记得,刚开始先观察不是在东湖嘛,专家来了之后就说东湖的水不可,它是死水,那就污染了。由于钢铁工业必须要流水,如许来观察在长江,这就到青山,武钢落地在红钢城。”钢厂落户武汉,是苏联专家观察后提出的发起。武钢从厂区、生存区结构到主体工艺确定,根本团体复制新西伯利亚工业区模式,代表其时天下的先辈程度。
俄罗斯民族能歌善舞,李淑范也不破例。她喜好唱歌舞蹈,退休后就和社区里的姐妹们构造了舞蹈队。最喜好唱的歌就是各人都认识的苏联民歌《喀秋莎》,街坊们都密切地叫她不老的“喀秋莎”。
2021年,96岁的李淑范因病去世。她走的时间,四周许多街坊邻人都掉了眼泪。在红钢城,各人永久吊唁不老的“喀秋莎”。
在武汉,俄罗斯元素另有许多,现汉口洞庭一号会所曾是俄国领事馆;在青山,在硚口,到处可见苏俄计划的红砖房。
2014年4月,重启运营的中欧班列从武汉出发,将“武汉制造”出口至俄罗斯,实现中俄铁路货运商业往来双向化。
2014年7月30日,南航开通武汉直飞莫斯科航线。
现在,在“一带一起”互助的影响下,武汉与俄罗斯在经贸、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换日益密切。
2022年11月,俄罗斯驻华大使莫尔古洛夫在担当俄罗斯记者采访时表现,俄罗斯将在武汉设立领事馆,但详细的开放时间尚未确定。莫尔古洛夫表现:俄罗斯和中国在两国向导人的见证下于2015年9月签订了当局间协议,将设立俄罗斯驻武汉总领事馆和中国驻喀山总领事馆。中国驻喀山总领馆在2018年开放。“这意味着俄罗斯驻武汉领事馆肯定会开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跟着习主席看天下丨长江对话伏尔加,这些不得不说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