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杨晓露)2 月 28 日,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夏柱智副教授课题组发布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万人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沉迷手机低龄化问题严重,近七成孩子用手机看短视频,三分之一用来玩游戏,这些孩子就像是 " 掉 " 进了手机里," 游戏大神 " 比 " 学习尖子 " 更受追捧,沉迷手机催生乡村 " 新问题少年 "。
江苏宿迁一位 20 多岁的村干部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村里的留守儿童多少都会有沉迷手机的问题," 这里的冬天比较冷,很多孩子不出门,在床上刷一天手机,一般刷短视频的比较多,有很多流行语我都没听说过,孩子们却知道。"
3 月 2 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儿童沉迷手机的共同心理是能从各种手机娱乐中获得虚拟的快乐的体验感,这种体验感带来的奖赏是及时且成本低的,强化了儿童对手机的沉迷。
课题组在中部省份某村庄调研时看到,两名小朋友围坐在一起观看手机短视频。中国青年报图
" 前两天我去到一个小学二年级孩子的家里,到了中午孩子还躺在床上玩手机,爷爷奶奶把饭端到床边才吃。因为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所以也没人管玩手机的问题,爷爷奶奶年龄也都不大,自己也刷手机,更别说管孩子了。" 这位村干部说道。
" 我们班曾经有两名留守儿童比较沉迷手机,老师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一位曾在河南支教的乡村教师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乡村小学没有太多 " 家校共育 ",孩子放了学几乎就不归老师管了。有的家长听到老师的建议,也会多关注一些孩子沉迷手机的问题,但爷爷奶奶不懂电子产品,不懂孩子在玩什么,也管不住孩子。
陆林介绍,与城市的孩子相比,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心理也有所不同。" 农村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直接关照,他们沉迷手机也是对父母关怀缺乏的不良表达和应对方式。此外,由祖辈进行照料的模式本身就有着很大的缺陷,祖辈和儿童之间不能有效平等地沟通,沉迷手机也是农村留守儿童以叛逆的方式向父母及长辈发出需要帮助的信号。农村儿童相比于城市儿童来说,获得教育以及现实娱乐的资源较少,从课堂和课外活动中体会到的快乐有限,进而加重了对虚拟世界的依赖。"
陆林认为,从家庭教育方面来说,留守儿童的父母即使不在孩子身边,也需要及时向孩子表达爱和关心;其次是留守儿童的祖辈需要改变对孙辈溺爱、疏于管教的观念,学会和孙辈进行沟通,合理地满足孩子的心理和物质需求,控制儿童手机娱乐的时间。
" 学校可以对农村留守儿童开设额外的课堂内容,加强心理卫生教育,让孩子学会如何表达和应对对于父母的思念,同时加强留守儿童的课外活动,让他们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农村留守儿童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关照,社会团体可以通过社工或志愿者定向关爱留守儿童,给予他们更多的心理支持,引导留守儿童参加各种户外活动,走出家门,远离手机。" 陆林建议。 |
|